今天: 搜索:
专题
频道
  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 页 > 技术资料 > 个人防护装备

口罩的选择
【来源:无 】 【作者: 不详】 【已经浏览3981次】

一、口罩不适用人群 
1.心脏或呼吸系统有困难的人(如哮喘肺气肿) 
2.怀孕 
3.佩戴后头晕、呼吸困难和皮肤敏感 
二、市面上贩售的几种口罩的特点? 
  棉布口罩优点:可重复清洗使用, 
缺点:口罩内面接触口鼻的部分会留有唾液,若没有勤于清洗,容易滋生细菌,不符合卫生之要求。棉布口罩的纤维一般都很粗,无法 有效过滤较小的微粒,且大多未通过国际安全认证,防护效果并 无保障。纱布口罩几乎无用,鼻孔两侧的漏气太大。 
N95口罩: 用来避免戴着的人被感染;无法避免病人将病毒传染给他人。 
手术口罩:虽然避免感染功效不如N95,但是可以避免病人将病毒传染给他人。 
三、是不是越小的粉尘,越难被口罩过滤呢? 
我们一般会以为越小的粉尘越难被过滤,但这是个似是而非的观念,以过滤理论而言,主要有五种过滤粉尘的方法: 
1)布朗运动(Brownian Diffusion) --对越小的粒子,效应越强。 
2)拦截(Interception) --对越大的粒子,效果越好。 
3)惯性撞擎(Inertial Impaction) --对越大的粒子,效果越好。 
4)引力吸引(Gravitationl Settling) 对越大的粒子,效果越好。 
5)静电吸引(Static) --对越小越轻的粒子,越易被吸引。 
由此可知,粉尘越小时,1、5效应越强,粉尘越大时,2、3、4效果越好, 所以并非越小的粉尘越难被过滤。最难被过滤的粒子简称为MPPS(Most Penetrating Particleize),MPPS的大小一般为0.3微米,(另一说是0.6微米)。无论是欧规EN149、美规NIOSH、澳大利亚AS1716的认证标准,皆采MPPS来做测试,只要您购买 的是经过认证的口罩,均能保护您呼吸系统的健康。 
四、怎样选择合适的口罩? 
口罩的选择有三大原则: 

第一,口罩的阻尘效率。口罩的阻尘效率的高低是以其对微细粉尘,尤其对 5微 米以下的呼吸性粉尘的阻隔效率为标准。因为这一粒径的粉尘能直接入肺泡,对 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最大。一般的纱布口罩,其阻尘原理是机械式过滤,就是当 粉尘冲撞到纱布时,经过—层层的阻隔,将一些大颗粒粉尘阻隔在沙布中。但是,对一些微细粉尘,尤其是小于 5微米的粉尘,就会从纱布的网眼中穿过去,进入 呼吸系统。现国外有一些防尘口罩,其滤料由充上永久静电的纤维组成,那些小 于 5微米的呼吸性粉尘在穿过此种滤料的过程中,被静电吸引而吸附在滤料捕获 到微细粉尘,真正起到阻尘作用。 
第二、口罩与人脸形状的密合程度。空气就象水流一样,哪里阻力小就先向哪里 流动。当口罩形状与人脸不密合,空气中的危险物一样会从不密合处泄漏进去, 进入人的呼吸道。那么,即便你选用滤料再好的口罩。也无法保障您的健康。现在国外许多法规标准规定,工人应定期进行口罩密合性测试。目的是为了保证工人选用合适大少的口罩并按正确步骤佩带口罩。 
第三、佩戴舒适。要求呼吸阻力要小,重量要轻,佩带卫生,保养方便。这样工 人才会乐意在工作场所坚持佩带并提高其工作效率。现国外的免保养型口罩,不 用清洗或更换部件,当阻尘饱和或口罩破损后即丢弃,这样既保证口罩的卫生又免去了工人保养口罩的时间和精力。而且许多口罩都采用拱形形状,既能保证与 入脸形状的密合良好又能在口鼻处保留一定的空间,佩带舒适。 
五、口罩的滤料简介 
防护口罩的滤料,主要分两类,即防尘类及防毒类。它们的作用都是将有害气溶胶,包括粉尘、熏烟、雾滴、毒气和毒蒸气等经滤料吸附,阻挡而不被人所吸入。 
对于好的防护口罩的滤料,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,一是在面具与使用者面部密合良好的情况下过滤效率高,二是呼吸阻力小,三是使用者感觉舒适。防尘类口罩滤料的材质有多种,包括普通织物,动物毛,无纺布等。目前在国标 上非常流行的是一种合成的、经过静电处理的无纺布材料。为什么要用静电处理? 
纱布口罩的结构与人面部的密合性很差,许多对我们危害极大的细小微粒都会通 过口罩与面部的缝隙进入呼吸道到肺部,它的滤料一般多是一些机械织物,这种 滤料要达到高的阻尘效率,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厚度,而增加厚度的负面作用就 是让使用者感到呼吸阻力很大,感觉不舒适。而经过静电处理的无纺布不仅可以 阻挡大粉尘颗粒,而且附在其表面的静电荷可以通过静电引力将细小粉尘吸附住, 达到很高的阻尘效率。而滤料的厚度却很薄,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呼吸阻力,并 感到舒适,从而达到了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好的滤料的三个必要条件。有了好的滤 料,配合科学设计的面具结构,就构成了一个高效优质的口罩了,它能使您感到使用方便,舒适,并能真正地保护您的健康。 
 

 

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: 京ICP备05027443号-1
郑重声明: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:生物安全网
联系地址:北京·生物安全网 联系信箱:biosafety#qq.com (将#替换为@) 联系QQ:122556812  
Copyright © 2005 www.biosafety.com.cn设计维护:时代中广传媒